南宫体育冬奥会颁奖花束由玫瑰、月季、铃兰、绣球、月桂、橄榄组成,它们分别象征着友爱、坚韧、幸福、团结、胜利与和平。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增加的这朵蓝色波斯菊,象征坚强。
唐占鑫介绍,500束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出自150位残疾人之手,每一束花束的完成需要至少35个小时,他们一针一针地编织,总计600多万针。
这些花束由绒线编织而成,又被称为“永不凋谢的荣耀之花”。它不仅属于冬残奥会运动员,也属于每一位为它的诞生而努力的人。
在最初的设计里,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都由6种花型组成,只是丝带颜色不同。
2021年8月,北京市残联找到唐占鑫,询问他们文创工作室能否帮忙制作绒线手工制品,唐占鑫一口答应。她在2014年创办了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(以下简称“希望之家”),五年后又建立了一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文创工作室。
当唐占鑫看到花束的照片时,才知道这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,但需在正式公布前对其他人保密。颁奖花束由玫瑰、月季、铃兰、绣球、月桂、橄榄组成,分别象征着友爱、坚韧、幸福、团结、胜利与和平。手工编织的绒线花,也蕴含着节俭、可持续的办奥理念。
能不能增加一种象征残疾人品质的花?唐占鑫首先想到了波斯菊,花语是“坚强”,又考虑到颁奖花束原本的颜色搭配,选择了色调协调的蓝色波斯菊。
最终,北京冬奥组委采纳了唐占鑫和团队的建议,在冬残奥颁奖花束中增加了一朵蓝色波斯菊。
“这朵蓝色的波斯菊,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贴近。加入之后,也更能体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。”唐占鑫为此感到欣慰。
花束确定后,她与团队便忙于编织、打样、送审等工作,他们编织的样品得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认可,开始承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500束颁奖绒线花束的制作。
此后的两三个月里,唐占鑫团队召集了北京市10个区的150位残疾人,全力投入冬残奥会花束制作之中。
为了学习冬残奥会花束使用的“海派绒线编结技艺”,组织方提供教学视频,还请了老师线下教学,甚至到住得较远的残疾人家中教学。
唐占鑫还找来了志愿者帮忙,曹璐便是其中之一,她和其他志愿者主要帮忙缠毛线团。组织方寄过来的毛线是一绺绺的,容易打结,需要将它们缠成团。而残疾人坐着轮椅,不方便将毛线放到架子上,则由曹璐他们帮忙。
偶尔有空,曹璐也会跟着老师学编花。作为京派剪纸的传承人,尝试过后她才发现,编成一朵小花不容易。
每一针背后,都是汗水与努力。37岁的郭媛媛是一名先天性脊髓损伤者,也是希望之家的工作人员,主要负责收发物料和编织花束。因为第一次接触编织,她反复观看视频,一针针照着做。
一朵直径约1厘米的小桂花,她跟着老师学了一天,编了拆,拆了编。学会之后,她摸索了半小时,编好了第一朵黄色的小桂花,35针。至于花型较大的花儿,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针数,例如玫瑰和铃兰等。
编织叶子也不容易。以最难编的月桂叶子为例,用的绒线很细,针法复杂,每针之间的距离都得精确到毫米。叶子的颜色是深绿色,编织时间久了,很难看出深色绒线的纹路,容易编错。一束花上有24片月桂叶,而熟手一天也只能编四五片。
等花和枝叶都编好后,郭媛媛还会参与花束的组装,像插花一样。按照组织方要求,不同的花朵要呈现不同的形态。郭媛媛举例NG南宫体育,“就像铃兰花,它是向上生长的,花朵要垂下来,所以花朵的口不能朝上。”
2021年12月31日晚,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正式对外公布。参与编织的团队成员才恍然大悟,原来自己编织的绒线花,是冬残奥会上的颁奖花束。
2022年1月14日,500束“荣耀之花”全部完工。这背后,是150位残疾人的600多万针编织。唐占鑫为参与的残疾人感到骄傲,“他们让我看到了残疾人朋友身上爆发出来的能量。”
曹璐记得,那天大家都很激动,把自己拍的各种角度的颁奖照片发到群里,又把之前编织花束的视频发了一遍。“大家都觉得很荣耀,这是我们汗水浇灌出的花。”
参与助残志愿者工作五六年,曹璐觉得在帮助残疾人的同时,自己也感受到了很多正能量。“他们可能生活有些不方便,但都非常乐观坚强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?”
郭媛媛也为自己感到骄傲,她从没有这么长时间都在做同一件事,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锻炼。同时,她也掌握了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手艺,想要继续探索编织的乐趣。
在来到希望之家前,郭媛媛的衣食住行都由家人照料。2016年,她参与了希望之家组织的“生活重建”活动,增强了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识,仿佛获得了重生。两年后,她成为希望之家的工作人员,并一直工作至今。
“希望能帮助像我们这样的重度肢体残疾人重建生活,重建价值。”唐占鑫谈起成立希望之家的初衷。2004年,即将硕士毕业的唐占鑫在国外旅行NG南宫体育,因车祸导致脊髓损伤NG南宫体育。突如其来的意外令她绝望,但看到父母的辛劳,她决定要好好生活下去。
转变心态后,唐占鑫开始用网络连接其他与她相似的人,相互鼓励,开启新生活。2014年,唐占鑫和几个朋友共同成立了北京市首个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。截至目前,希望之家一共帮助了全国800多位脊髓损伤者实现生活自理,为1500多位残疾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,帮助2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。
“很多残疾的朋友,其实是很有潜能的。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潜能,并努力去实践。”唐占鑫希望残疾人朋友能克服困难,也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,让他们从人生低谷走出来。她还想把希望之家办得更专业,给更多残疾人朋友带来“重生”的希望。